内蒙古包头电子工业用的高纯氮气、氢气和氨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拟引进高纯氮气、氢气、氨气生产线,并配套建设所需厂房、仓库、辅助用房等及购进相应设备。
工业气体是指氧、氮、氩、氖、氦、氪、氙、氢、二氧化碳、乙炔、天然气等。由于这些气体具有固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推广应用速度非常快,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工业气体传统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炼钢、炼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冶金行业;化肥、乙稀、丙稀、聚氯乙烯、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硅胶制品等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焊接、金属热处理等;建材行业中的浮法玻璃生产等。工业气体用量正在快速增长的领域包括煤化工、石油开采、煤矿灭火、食品速冻、国防工业中的燃料、电子及半导体生产、光纤生产、超导材料生产、废水处理等环保产业、医疗保健产业等。工业气体应用正在试验中的领域主要包括固体氮生产、燃料电池生产、磁性材料生产、氢能汽车生产等。
由于工业气体的应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因此气体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工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以往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的气体车间或气体厂主要从事自用气体的生产,没有独立面向市场。20 世纪80 年代,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气体市场,通过收购、新设等方式建立气体公司,向国内气体用户提供气体产品。随着气体供应商供气模式的引入,国内企业原有的气体车间、气体厂、供气站等纷纷发展为独立的气体公司,逐步形成了我国工业气体行业,推动了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的发展。
目前国内共有气体生产企业2,000 余家,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自产自用仍是国内气体产品的主要供应模式,占国内全部气体产品的50%以上。国外公司已经在国内投资设立了近百家合资或独资的气体公司,占市场化销售气体产品市场份额的1/3 以上。
目前,工业气体的市场供应模式主要有瓶装气体供应、液态气体供应、现场生产直接供应和管道集中供应。从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历程和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实践看,依托主要气体用户,通过完善的工业气体地下管网,向一定区域内的气体用户供气,是最为安全、环保、经济、简便的方式,也是未来气体供应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 录
第1章 总 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
1.1.3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
1.1.5 研究工作依据 2
1.1.6 编制原则 2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3
1.2.1 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 3
1.2.2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 3
1.2.3 可行性研究结论 4
第2章 项目承办单位情况 6
2.1 企业简介 6
2.1.1 基本注册信息 6
2.1.2 企业概况 6
2.2 企业股东情况 7
2.3 企业财务情况 7
2.4 企业管理团队 7
第3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0
3.1 项目提出的背景 10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3.2.1 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10
3.2.2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1
3.2.3 项目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纯电子气国产化水平 11
3.2.4 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需要 12
第4章 市场分析 13
4.1 工业气体行业概况 13
4.1.1 工业气体行业概况 13
4.1.2 工业气体市场容量预测 14
4.2 电子工业用气体 15
4.2.1 电子气体概况 15
4.2.2 电子特种气体日趋国产化 15
4.2.3 电子气体市场兴旺竞争加剧 16
4.2.4 电子气体市场容量预测 17
4.3 高纯气体在电子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7
4.4 下游电子工业发展概况 18
第5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20
5.1 产品方案 20
5.1.1 高纯氮气 20
5.1.2 高纯氢气 20
5.1.3 高纯氨气 21
5.1.4 本项目产品质量要求 22
5.2 建设规模 22
第6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23
6.1 资源和原材料 23
6.1.1 资源评述 23
6.1.2 原材料供应 24
6.2 建设地址的选择 25
6.2.1 厂址选择 25
6.2.2 建设条件 26
第7章 工程技术方案 29
7.1 工艺技术方案 29
7.1.1 项目技术方案 29
7.1.2 高纯氮气生产技术方案 29
7.1.3 高纯氢气生产技术方案 31
7.1.4 高纯氨气生产技术方案 34
7.1.5 气体灌装工序 34
7.1.6 工艺设备方案 35
7.2 工程建设方案 35
7.2.1 主要建设内容 35
7.2.2 建筑设计 36
7.2.3 总图布置及运输 36
7.2.4 占地面积 37
7.2.5 公用辅助工程 38
第8章 环境影响评价 43
8.1 设计原则 43
8.2 所在地区周边环境现状 43
8.3 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43
8.4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6
8.4.1 主要污染物 46
8.4.2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46
8.5 厂区绿化 47
8.6 环境影响评价 47
第9章 节能 48
9.1 设计原则及依据 48
9.1.1 节能设计原则 48
9.1.2 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48
9.2 节能措施 49
9.2.1 主要设备的节能措施 49
9.2.2 变压器节电 49
9.2.3 建筑节能 50
9.2.4 其它节能措施 50
9.2.5 节水措施 51
9.3 能耗指标分析 51
9.4 能源管理 51
9.4.1 管理办法 51
9.4.2 管理结构 52
第10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3
10.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53
10.1.1 主要危害因素 53
10.1.2 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53
10.1.3 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 54
10.1.4 生产过程主要有害物质及其特征 55
10.1.5 防爆区域的划分 61
10.1.6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61
10.1.7 卫生等级 61
10.2 安全措施方案 62
10.2.1 主要设计标准和规范 62
10.2.2 对自然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62
10.2.3 对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63
10.3 卫生措施 65
10.4 消防设施 66
第11章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7
11.1 组织结构 67
11.2 工作制度 67
11.3 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67
11.3.1 劳动定员 67
11.3.2 人员培训 68
第12章 项目实施计划进度 69
12.1 项目实施阶段 69
12.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69
12.1.2 资金筹集安排 69
12.1.3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69
12.1.4 施工准备 70
12.1.5 施工和生产准备 70
12.2 项目实施进度 71
第13章 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2
13.1 投资估算 72
13.1.1 投资估算依据 72
13.1.2 项目投资估算 72
13.2 资金筹措 77
13.2.1 资金来源 77
13.2.2 筹资方案 77
13.2.3 资金筹措 78
13.2.4 资金使用计划 78
第14章 财务评价 79
14.1 财务评价依据 79
14.2 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 79
14.3 销售收入估算 80
14.4 总成本估算 80
14.5 利润及分配 81
14.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1
14.6.1 动态分析 81
14.6.2 静态分析 82
14.7 不确定分析 83
14.7.1 盈亏平衡分析 83
14.7.2 敏感性分析 83
14.8 财务评价结论 84
14.9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85
第15章 结论与建议 86
15.1 结论 86
15.2 建议 86
第16章 附表 87
附表一 流动资金估算表 单位:万元 87
附表二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88
附表三 资产折旧估算表 单位:万元 89
附表四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 90
附表五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92
附表六 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94
附表七 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96
附表八 资金来源和运用表 单位:万元 98
附件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