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DCT湿式双离合器毂壳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1 项目提出的背景 1.4.1.1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简况 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水平,并早已成为世界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汽车的需求呈数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扩展和品质不断提高的态势,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我国也在其中。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我国汽车市场从2008年8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12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3.7%和11.6%,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2009年1月14日,在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作为国家实施的第一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正式出台并于3月20日公布实施。 近三年来,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汽车工业已经复苏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内汽车市场也由低迷迅速转向火爆,潜在的市场需求被调动起来,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汽车产销稳步增长。2009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379.10万辆,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8.3%和46.2%,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已超过1800万辆,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和汽车生产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2015年将达到2500万辆,届时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30%,初步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期,作为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于汽车工业的支持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小,居民的购车需求也依旧十分旺盛,可以肯定地说,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10年里仍将会呈现一个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汽车工业的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汽车整车生产制造,二是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是汽车工业中重要的基础部分,必须大力振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使其获得长足的进步,才能使中国汽车工业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1.4.1.2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汽车产业新的变化,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世界汽车工业加快了资产重组的步伐。整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体系,也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重组整合。其次,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从整车生产企业中剥离出来。为降低成本,集中精力搞好整车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汽车产业日益国际化,汽车整车厂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以性价比比较选择采购零部件。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是汽车零部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差不多只相当于美国劳动力成本的10%,甚至更低)对全球各大汽车整车企业来讲是极富诱惑力的。采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建立新的全球供应链,所能节省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因而,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已将零部件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再有,汽车零部件技术向通用化、智能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为给更多整车车型提供配套服务,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把汽车构成中不变的总成、模块、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模块和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化。随着电子智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上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将汽车电子智能技术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智能化零部件比重越来越高,据统计,电子智能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为适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开发新型替代材料,使汽车零部件轻质化,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以上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应对全球采购挑战还是从壮大我国汽车产业本身来看,零部件产业都应该得到更快的发展,行业水平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应先于整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势头的确比较强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拥有比较丰富且劳动成本低廉的人力资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尤其是中低档产品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 1.4.1.3 变速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际市场变速器发展现状 从国际变速器市场看,不同区域的变速器装配情况也不一样。这里主要以日本、欧洲、北美举例。 日本市场一直以来都比较特殊,狭小的国土面积、拥挤的城市交通和对于CVT长期深入的研究使得CVT和AT共存;欧洲出于环保和节能,主要采用手动变速器。但近年来,市场不断被自动变速器吞噬;而在北美地区,AT市场占有率最高。消费者习惯于对AT的偏爱,而且美国车辆一向以车身大、排量大、油耗高着称,加上相对较低的油价,美国汽车三巨头坚持不懈地对AT的研究和提高。 几年前出现的双离合变速器(DCT),结合了手动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运动性和自动变速器的方便舒适性。世界范围内在对其进行大规模研究和制造,北美已经开始在注重舒适性的同时,寻求可以降低油耗的方案,DCT便是很好解决方案之一,而其4AT已经成为落后技术,其将被6AT或者是更多档位的AT或者是DCT代替;而在欧洲市场,DCT显示出了更为流行和普遍的趋势,依靠现成的手动变速器生产设施和条件,DCT在欧洲已经被大量生产(大众的DSG)。由于DCT比4AT节约大约10%油耗,今后其会逐渐占据一部分原有的手动变速器和AT的市场。 可见DCT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市场格局。未来短期,全球的变速箱市场竞争主要会在各种自动变速器(AT、CVT、和DCT)间展开。 (2)我国变速器发展现状 随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我国通过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迫切需要完成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我国要成为汽车强国,首先要克服自主技术这块短板,而汽车的核心部分——动力总成,仍是国内一直没有完全掌握的关键汽车零部件技术之一。在发动机发展了数十年之后,变速器,尤其是自动变速器成为了制约国内动力总成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动变速器,几乎所有的自主整车企业都在进行研发,也有企业推出了产品,但结构都比较简单,技术很落后,换档平顺性和经济性都让人难以满意。拿AT为例,国内车企研究时间最长的是4AT,尚做不出成熟产品,除了如布置方案上的技术困难,AT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控制的要求也是难以具备的。这些因素同样体现在构造特殊的CVT上面。而对于AMT、DCT,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在于软体发展和控制。在制造方面,部分可以延续手动变速器的齿轴生产设备,但加工精度仍需要大幅提高。 目前国内自动变速箱基本依靠国际厂商提供产品或者技术,市场竞争还处在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之间,我国的变速箱发展同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尚处在初级阶段。 国内手动变速器的技术在国际上也较为落后,虽然目前大部分厂商都拥有生产手动变速器的设备和能力,但普遍以5档手动变速箱为主,对于5 档以上的产品,还得借助一些国外技术进行研究,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多或少还存在齿轮敲击啸叫噪音、换档性能低下等问题。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手动变速器在制造或研发方面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 (3)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目前国内技术和生产设备的状况考虑,手动变速器将占据今后的大部分市场。国内的研究重点主要在5、6档的手动变速器以及性能提升。 AMT由于其仍然存在换档中断的特性,只能局限于低端汽车,此外AMT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卡上,基于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的控制模块和执行机构,是AMT开发的最大难点。 CVT的关键部件处于少数公司垄断状态而且对于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再加上中国路面状况对于关键部件的严峻考验,CVT不太可能成为国内企业主攻研发方向。AT虽然在国内有多年研究经验,但一直没有实现量产,无论从布局设计、软件开发还是部件生产,都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和障碍,而在国际上4AT已经成为落后技术,6AT技术都已成熟,开始进入8AT的研究阶段。因此国内主要研发重点也不会在AT上,而是直接从国外购买现成产品或者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