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年产5万套新能源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二五”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针对“十二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汽车产业水平,积极推动智能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运用。完善对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等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持续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此外,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做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再者,在电动车里程上,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最后在,电动车节油性能上,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 2013年2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发改委2013年23号令)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十六项“汽车”中第6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2.5kW/kg,高效区:65%工作区效率≥80%),车用 DC/DC(输入电压100V~400V),大功率电子器件(IGBT,电压等级≥600V,电流≥300A);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这就要求我国新能源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行业要加大生产规模和品种,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各种新能源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企业的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