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公司代写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项目可行性分析 (1)国家与地方政策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碳纤维产业是国家鼓励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实现国家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战略材料,近年来,国务院、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碳纤维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具体如下: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文件要求重点研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及其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新材料、军用新材料等,突破制备、评价、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要求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在航空铝材、碳纤维复合材料、核电用钢等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搭建协同应用平台。2017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先进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水平,重点发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应用。2018年3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八部门印发了《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研制T800级和M55J级及以上工业级系列碳纤维制备相关技术标准,促进国产碳纤维广泛应用。开展高强高模碳纤维检测方法研究,为碳纤维应用选型定型提供标准依据。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发展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与运用。2021年3月12日新华社播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加快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的技术认证,推动国产大飞机与支线客机的系列化发展。《常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高端装备、绿色精品钢、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电力装备、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型纺织服装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综上所述,发展高性能碳纤维行业符合国家与地方产业政策。 (2)公司及其核心技术人员在碳纤维领域具有多年技术积累与经验沉淀 公司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山西煤化所,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研发任务,经历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从实验室、中试到工程化应用的整个过程。实际控制人杨永岗、温月芳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杨永岗现为科技部863主题专家组成员。公司研发人员均具有多年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经验,技术团队包含多名经实验室研发、中试放大和工程化生产一线锻炼成长起来的博、硕士和工程技术人员,公司已形成了一支人员长期稳定、研发理念先进且具备工程化实施能力的研发团队,为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碳纤维生产技术积累层面,公司自主研发了高强型ZT7系列、ZT8系列、ZT9系列碳纤维和高模型ZM40J、ZM40X级石墨纤维的制备工艺,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3)公司下游行业的良好发展为项目的实施创造广阔空间 高性能碳纤维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我国碳纤维产业正经历快速成长期,国产化率稳步提升。据奥赛碳纤维技术,2020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为4.89万吨,且有望在2025年达到14.95万吨,对应年均复合增速25.35%。过去十年国内碳纤维技术逐步突破,工业化产能提升,国产碳纤维的增速高于进口,并推动国产化率由2008年的2.4%上升至2020年的37.9%。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叠加碳纤维国产替代的历史进程为公司的扩充产能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需求尚未完全释放。2020年我国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仅1,700吨,占全国碳纤维需求比例约3.5%,远低于全球水平(37.7%)。随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的逐步突破,叠加国产飞行器量产更新换代以及其他航空航天装备对高性能碳纤维的大量需求,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有利于公司在扩产后及时有效地消化产能。 6、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拟投资186,724.43万元,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与安装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和铺底流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