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功案例 |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成功案例 |
|
|
上海某公司基于RFID 车联网应用融资计划书 |
点击数:4215
更新时间:2016/10/30 |
|
上海某公司基于RFID 车联网应用融资计划书
1、全球车联网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加速,车联网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发
达国家纷纷加大相关投入以及政策配套。以美国为例,1991 年国会指派交通部
负责全国的智能交通发展,1998 年制定《面向 21 世纪的运输平衡法案》;1997
年8月,进行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试验展示,旨
在减少道路堵塞、环境污染、事故率和减轻驾驶者的负担;1998 年,启动 IVI
(Intelligent Vehicle Initiative),旨在通过加速开发、引进、商业化驾驶员驾驶辅
助产品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和事故引起的伤亡。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 与市场研究公司SBD 联合发布的《车联网预
测报告》,预计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400 亿欧元,其中车联网
相关硬件市场规模为69亿欧元。
2、中国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保有量也随
之增加。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2 季度末,我国汽车保有量为 1.84
亿台。保有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从 2006年末至2015 年末,我国汽车
保有量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5%。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部分道路超负荷承载,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高德地图《2015 年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指出,我国一、二线
城市及省会城市都存在较大的交通拥堵问题。城市拥堵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及人口密集程度成正比,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拥堵尤为突出。报告
中采用实际车速与理想车速的比值(拥堵指数)衡量一个城市的拥堵程度并进行
测算,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拥堵问题将持续恶化。
3、政府执法及车辆管理问题
汽车的出现以及道路网络的完善,为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
部门执法以及车辆管理的难度。
目前交通违规问题趋于多样化,现有执法技术已无法跟上。如:套牌车,违
法者找一台与被套牌车辆同厂、同型号、同颜色的车,并做一副相同的号牌,同
时把该车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磨去,重新按照被套牌车档案中的发动机号和车架
号做上去,然后伪造行驶证;号牌遮挡和污损,违法者使用遮挡物对汽车的车牌
进行遮挡、污损、修改,让执法设备无法正确确认违法车辆的身份,对执法人员
进行误导或迷惑。目前交通执法证据采集的主要途径是视频、图像采集。该采集
方式对于套牌车、号牌遮挡等车辆的真实身份无法做到快速有效的辨别,而且受
车速,天气及环境的影响,执法难度很大。
交通执法人力不足。目前,大量的交通执法需要执法者现场执法,例如汽车
违停、套牌、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而随着汽车的保有量增加,交通执法需要更
多的人力,交通执法存在人手不足的压力。引入新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结合,
提升执法者的执法效率,以远程证据采集取代现场执法,将是缓解人力压力的有
效手段。
1、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车联网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通过收集实时数据及对
历史数据分析,能对城市交通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
有效加强交通执法的有效性。对比传统的视频图像采集方式,RFID 技术具有读
取速度高、防伪、防损坏、采集数据量少、数据处理简单、恶劣环境下可正常工
作等优点。由于车联网项目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极高,拥有
一批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的高性能芯片、标签、读写器供应商,是开展车联网项目的重要前提。
车联网是物联网行业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公司作为国内 RFID行业的领先
企业,已在车联网使用的无源超高频 RFID技术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具有较强竞
争优势,出于对公司效益最大化考虑,加大车联网领域的研发及市场推广投入,
是公司巩固市场地位的重要举措。 |
|
|
上一条:广东深圳某公司营销推广提升项目商业计划书
下一条:美国投资建轮胎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 |
|
|
|
 |
|